114秋公民素養週-緊急救護、預立遺囑及器官捐贈議題

時間:114年10月21日(週二)PM 18:30~20:30

地點:永昌國小一樓視聽教室

講師:朱逸旻課長、秦瀅瀅護理師

講師簡歷: 竹山秀傳醫院社服課課長         

               竹山秀傳醫院資深護理師

辦理情形:

  1. 老人處於疾病末期,若給予過多而無效的醫療處置,雖能延長生命,但卻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不但為罹病的老人與家庭帶來莫大的痛苦與煎熬,浪費醫療資源,形成社會負擔。目前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多數對安寧療護及預立醫療指示不了解,鮮少探討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對長期照護機構老人的成效。因此對於預立醫療及器官捐贈普遍存在恐懼及不安。藉由講座的辦理讓更多學員及社區民眾了解預立醫療及器官捐證的可貴及重要性。
  2. 藉由「民眾對末期病人使用安寧療護認知與態度之調查」問卷進行前後測調查,評值此介入措施前後之安寧療護、預立醫療指示的知識與態度。也讓餐與講座的學員與社區民眾對於預立醫療及捐贈器官的了解及認識。
  3.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可顯著提升機構老人安寧療護、預立醫療指示知識及態度,故護理人員應主動積極宣導安寧療護及預立醫療指示,儘早透過預立醫療自主計畫,預先為末期醫療照護做規劃,於必要時做出合適選擇,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處置,提升其生命尊嚴及品質。
  4. 緊急醫療處置-為增進民眾自救救人的基本急救知能,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教育,係以人工呼吸吹送空氣進入肺部,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從肺部交換氧氣,再循環到腦部及全身,以維持腦細胞及器官組織之存活。當人體因呼吸心跳終止時,心臟、腦部及器官組織均將因缺乏氧氣之供應而漸趨於壞死。故如能於民眾突發心跳停止四分鐘內迅速施予心肺復甦術,將可保護腦細胞及重要的生命器官不致繼續受損;時間越久才施予急救,對維持腦細胞及器官組織存活之復原助益也將逐漸降低。於此次緊急醫療救護的部分,實施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教育。並讓參與講座者皆親自體驗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教育。
  5. 當出現突發性的喪失意識或心臟休止,最為常見的原因就是心室顫動,上述現象發生時,心肺復甦術(CPR)雖然可以維持心臟及腦部血流。於國外的公共場所常見設置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以備民眾突發心跳停止,就醫之前的緊急處置,由於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操作便利,使用人員只要接受正確的訓練。
 
回頂端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宣告

南投縣政府教育處 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IE 10、Chrome55以上版本瀏覽器為佳


貓羅溪社區大學:  南投(049)2245766  草屯(049)2380184  名間(049)2737224  中寮(049)2694815
水沙連社區大學:  埔里(049)2915668  國姓(049)2720676  魚池(049)2899491
 
濁水溪社區大學:  竹山(049)2643699  集集(049)2760517  水里(049)2777816  鹿谷(049)2753808